【盆骨修復】產後盆骨閉合重塑曲線體態
產後媽媽著遍都有共同煩惱:身材走樣令自信心大跌。從外觀來看,盆骨變濶不但令臀部變寬,甚至會出現腰酸背疼、肩膀酸痛、尿滲等問題。所以盆骨修復是產後保養很重要的一部分,不僅是保護子宮的重要結構,對媽媽的體形也有很大影響。
為甚麼產後會盆骨走位?
婦女自從懷孕後,身體便會開始分泌鬆弛素(Relaxin),作用是令孕婦腹部肌肉變得鬆弛、幫助子宮及盆骨擴張,令身體有足夠空間容納逐漸成長的胎兒,為分娩作準備。而且,在分娩時盤骨及恥骨會盡開以便媽媽順利的誕下寶寶,正因為這個原因,產後媽媽便會有恥骨分離的狀況,同時亦很容易導致腰痠背痛、身體不適、影響體型及姿勢,所以媽媽在產後感到耻骨痛,便是代表盆骨還沒有恢復好。
盆骨走位會對產後媽媽造成健康問題?
婦女的骨盆在產後出現變化,假如骨盆打開沒有及時修復,各種健康問題便接踵而來:
1.循環變差:盆骨走位容易令內臟或者子宮下垂,代謝也會變差,讓血液與巴循環滯留老廢物質,導致腰部、臀部與大腿堆積起脂肪。
2.婦科毛病:產後骨盆長時間分離,膀胱肌肉會較為鬆弛,很容易積存尿液,並令細菌侵入尿道及陰道,從而引起陰道炎、膀胱炎及盆腔炎,而且,不少媽媽產後亦會出現漏尿、尿滲問題。
3.腰痛:盆骨在下肢和上半身之間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,恥骨若長期不閉合,再加上日常姿勢不良,如:翹腿、扭腰等,便很容易導致關節錯位,因而會在步行時腳步施力不均,甚至改變下肢的力量傳遞,很容易令膝蓋出現痛症。
4.假胯寬:若骨盆長期不在正確的位置上,會使大腿骨過度向內旋轉,並形成假胯寬,讓臀部看起來又大又垂,所以產後想修身,將盆骨修復便是關鍵。
有甚麼方法可以將盆骨修復?
產後媽媽只要護理得當,將盆骨修復並不困難。那麼,產後應該要如何將盆骨修復呢?最簡單的方法是產後紮肚,便可以令產後媽媽在安全、舒適的狀態下讓盆骨復位,保持健康同時亦有助修身。
產後紮肚如何將盆骨修復?
產後紮肚常常被媽媽追捧有效短時間修身,其實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束腹帶建構壓力罩,從而收窄胸骨、盆骨以及將盆骨修復、定形,改善胸骨外擴問題,將整個腹部及盆骨重回正軌。而且,紮肚同時亦可以將腹部多餘脂肪及於腹直肌向中間聚攏,協助腹直肌及內臟復位,重塑完美腰線,持續進行至少10天的古法紮肚治療,便可以將塑身效果定形。
進行紮肚盆骨修復之後,在日常生活裡亦都要作出配合,除了要注意避免長時間跨坐,不要做出過分張開盆骨或雙腿的動作,如蹲下等,亦都可以透過一些適當的運動幫助盆骨更快修復。